我的首页

我的作品

展览展讯

我的相册

艺术资讯

推荐艺术家

媒体介绍

联系方式

评论文章

组织机构

显示内容
从高丽青瓷到北宋汝官窑:一件国宝的正名路

  今年4月的一天,一场关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的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展品中有一件青瓷盏托(盛放茶碗的用具),被标注为“12世纪高丽翡色青瓷五瓣花形盏托”。盏托估价60万~80万元港币,从50万元起拍。经过数位买家的几轮竞拍,眨眼间价格冲过了200万港币。此时,只有两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还在竞争。又是一番举牌喊价,最后盏托被其中一位内地买家以517.5万港币的高价竞得,溢价超过10倍。


  两个中国人何以为一件“并不十分珍贵”的“高丽青瓷”如此大动干戈?在场的众多买家都看得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


  答案在几个月之后终于揭晓。


  为鉴定该盏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价值,8月8日,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韩国京畿道陶瓷博物馆、浙江大学等方面的中韩文物专家在京联合主办研讨会。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盏托,确实以为是高丽青瓷,因为从外观看,两者实在太像了。但仔细观察,我才发现,我的判断错了,这个盏托跟高丽青瓷是完全不同的。”研讨会伊始,82岁的韩国著名文物专家、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原馆长郑良谟如是说。据郑良谟介绍,韩国土质因富含铁元素,为砖红土质。这样的土质烧制出的瓷器,由于铁元素溢出,表面会有红色印记。可是盏托胎质完全发白,没有高丽青瓷中最明显的标志——红色印记。


  “作为韩国人,我当然希望这件宝贵的文物是高丽青瓷,但学术是客观严肃的,不能掺杂个人情感。”韩国京畿道陶瓷博物馆馆长崔健说。高丽青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表面气泡大小不均匀,导致瓷器会出现凹凸面,而盏托表面光滑圆润,这是该盏托不是高丽青瓷的又一理由。


  既然该盏托不是高丽青瓷,那又是哪国哪个时代的瓷器呢?与会专家一方面运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对盏托的器型、胎质、釉面、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盏托胎质、釉质的XRF荧光光谱进行分析。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该盏托的胎质、釉质的XRF荧光光谱与我国古代汝窑瓷器的光谱吻合极好,这说明盏托跟汝窑瓷器是使用同一种原料制胎。而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法检测,该盏托应该制成于北宋时期。“由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该盏托是北宋汝窑瓷器。”浙江大学教授、古陶瓷专家周少华说。


  与会专家认为,该盏托气宇轩昂,清新淡雅,在烧制工艺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北宋,民间百姓很难烧制出如此高工艺水准的瓷器,普通百姓也绝不可能有机会使用这样高贵的瓷器。那么结论只有一个:烧制该盏托的窑口应该是官窑,其产品也应该是供皇家和官宦人家使用的。”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李彦君教授作出如此判断。


  原来这件“高丽青瓷”的真实身份竟是我国北宋汝官窑盏托!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陶瓷鉴定专家王立军这样介绍汝官窑:汝官窑瓷器代表着中国宋代文人审美哲学的最高境界,颂简素之雅、顺万物之道,忆汴京之盛、承历史之训,其莹润可爱、完美臻善之处,引古思、牵深情,实別类所难及,在中国历史和艺术发展上举足轻重。宋朝以降,汝瓷稀若晨星,一器难求,而相关传闻延绵不绝,更为之披上神秘色彩。历经千载,今传世典藏之器约80件左右,多为博物馆所有,仅5件为私人收藏。据了解,2012年苏富比秋拍,一只日本藏家的花口洗修复件竟以2亿余港元成交,创历史新高。汝瓷之珍,由此可见一斑。


  “当初看到这个盏托,我们就怀疑这绝非高丽青瓷,而是是我国古代的瓷器,但并不肯定是哪个朝代的何种瓷器,所以下决心先拍下来,再进行研究。”参与竞拍北宋汝官窑盏托的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专家毛晓沪告诉记者。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竟一直被误认为外国文物,这是件挺可悲的事情。这次,这件宋代汝官窑盏托一定要留在中国人手里,无论如何不能再流失了。”毛晓沪说。



Processed in 0.097(s)   10 queries